李安心知商税之难,即便在他过往的年代,亦是如此。

幸有超越时代的见识,加之朝中大臣各怀韬略,在无声中引导他们,似现代会议般的头脑风暴,逐渐激发出他们的智慧与思考。

诸位大臣皆一词同轨,争议纷纭之时,皆以为宜先督粮商而后纵横捭阖,纳税之网。既是因粮商早受皇威所制,亦因筹施若有不谐,易于修正。李安帝以铁血之手,已令粮商在无形中俯首帖耳,成为朝廷之傀儡。

诸臣议定,拟创立国税司,于是,天下郡县,无不建有国税之机构,如此一来,商税得以专司,独立于州县之外,提升效率。

然而,国税司究属何部?

此成众议之焦点。或言户部宜其事,或言兵部胜于威慑,吏部则主张清廉,礼部谓税亦礼也,刑部则以法治税。哪怕是工部之李冰,亦不免心动于此利益。

李安帝内心藏着无限厌倦,对于这些贪婪之辩,他的心中早已泛起了轻蔑的涟漪。他以帝王之威,定音铄金:“关于国税之事,牵涉到我大梁基业,朕亲自操刀,待一切渐入佳境,再委之于卿等。”

赵青如领旨,其眉宇间的坚定似乎让空气也为之一凝。

他原本想要把国税司捏在自己手中,奈何小皇帝口风很严,完全不给他机会。

李安又向吏部尚书陈怀生投以审视之目:“为朕整出一表良吏,待过目之后,便可试用。”

赵青如如今接管了礼部,李安之命更为煞有介事:“赵爱卿,汝须起草文告,广宣新税之利,毋使文章晦涩,传之口耳,使民间老幼,皆能朗朗上口传诵。”

李安帝的决断,为这场权力的争夺画下了句点。

他心中明了,这一切变革,非得民心所向不可,而今,他将为大梁帝国铺设一条新的康庄大道。

赵青如面对李安的一连串命令,蹙眉沉思,心中不禁对这位年轻帝王的变化暗生敬意。这位皇上的作风和决策,日益显得深不可测,令人难以捉摸。

李安的声音平淡如水,却流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:“徐爱卿,户部之事,亦需贤臣出力相助。户部对粮税之事早已驾轻就熟。”实则,李安此举是在削弱户部的职权,却又不显山露水。

林休徐面不改色,跪倒地上,毫无怨言地领旨:“臣遵旨。”李安随即吩咐众臣退下,唯留徐。

夏日炎炎,尽管臭氧未毁,地球未暖,但烈日炙烤依旧难耐。然而,李安所在的太和殿内,用冰窖中存储的寒冰降温,使得室内如春,宾客皆感舒适。

聪明伶俐的春兰端来两碗冰凉的酸梅汁,分别献给皇上和林休徐。林休徐自饮其碗,而李安的那碗,则由秋菊那双纤细的手递至帝王口边,一勺接一勺。

林休徐饮毕,故作舒畅地称赞道:“多谢陛下赐饮,春兰姑娘的手艺果然非凡,这酸梅汁饮之令人神清气爽。”李安却不买账,戏谑地反驳:“你徐府难道没个冰窖?”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开局假太监,女帝独宠我一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雅惠文学只为原作者风清雨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清雨并收藏开局假太监,女帝独宠我一人最新章节第443章 监控